被流量“捧紅”的KK集團啟動赴港IPO,近三年半虧損近70億元
今日,據港交所文件顯示,國內領先的潮流零售企業KK集團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正式啟動上市流程。
據悉,KK集團成立于2014年,是近年來極受Z世代歡迎的潮流零售生態企業,擁有線上商城和線下門店,旗下品牌包括KK館、X11、KKV、THE COLORIST調色師,涵蓋多項產品類別,包括美妝、潮玩、食品及飲品、家居品及文具等。目前,在中國31個省及印度尼西亞城市共有680家門店。

迄今為止,KK集團已經完成7輪融資,最近一筆融資在今年7月,融資額約3億美元,由京東領投,新天域資本,CMC資本,洪泰基金,中信證券,嘉實基金,渶策資本等多位新老股東跟投。KK集團稱,近期所獲融資的3億美元將用于進一步投資產品研發技術舉措,增強商品挑選能力,提升業務的數字化程度,擴大及優化供應鏈及分銷渠道等。

值得注意的是,KK集團潮流零售市場規模近年來快速擴張,推動整體收益增長。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2018年至2020年的GMV復合年增長率為246.2%。招股書顯示,KK集團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的GMV分別為22.54億元、22.13億元,2021年上半年GMV就將趕超2020年全年的成交總額。
招股書顯示,在過去的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KK集團的營業收入分別為人民幣 1.55億、4.64億、16.46億和 16.83億元;相應的凈虧損分別為人民幣 0.79億、5.15億、20.17億和 43.97億元;相應的經調整凈虧損分別為人民幣0.42億、0.77億、1.71億、0.38億元。KK集團在招股書中解釋稱,凈虧損的主要原因是為持續提升業務規模及門店網絡的投資所致。
為優化業績利潤,減少交付至門店商品的實際運送距離及提升物流成本效益,KK集團還建立區域倉儲中心及預備倉庫,持續擴大物流基礎設施網絡,整體毛利率有所上漲,分別于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達至27.1%、 30.4%及36.2%。
速途網在KK集團公布的招股書中發現,2021年上半年KK集團的毛利為6.01億元,但其同期的銷售及分銷開支則達到4.7億元,占比達77%。雖然在財報中并未細致體現出銷售及分銷的具體開支,但以KK集團旗下的品牌THE COLORIST調色師為例,依靠顏值出眾的門店,小紅書、抖音等達人的打卡助推,才讓THE COLORIST這位“新生兒”憑借流量俘獲Z世代年輕人的芳心,因此也可猜測出KK集團銷售及分銷的這部分開支可能主要應用于營銷渠道的打開和流量的購買。
KK集團通過構建沉浸式的良好購物環境吸引龐大數量的消費者體驗,但由于其主要靠營銷式的流量來吸引顧客,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打卡店”,缺少核心產品和突出品類支撐,可能會導致顧客的復購率低下,一旦無法持續擴大商品供應或出現品牌供應商的斷供等情況,其將面臨巨大的虧損。KK集團宣稱最近一次的3億融資將要用于產品研發和門店擴張,顯然已經意識到了自身的短板,而當下近兩百億的估值,KK集團之后的每一步路,要走的更謹慎。
與此同時,KK集團的外部競爭并不小,名創優品、NOME等集合店也在逐漸布局美妝行業,以名創優品在全國超3000家店的線下渠道能力,THE COLORIST調色師也將會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
目前來看,KK集團的上市進程自然會推動其自身的發展,但要想擺脫“網紅打卡店”的標簽、實現長期的營收增長,提升商品競爭力,專注產品的開拓研發才是正解,速途網還將持續關注KK集團的發展動態。